学习感悟 第一期 – 岑子

趁体验还新鲜 感悟还真切 I

  留学的生活充满探险,是一种自身对话自身突破的体验。当我来到德国,感受到另一种文化,当我走进德国大学生活,切身体会到另一种学习状态,我会发现自己音乐认知上的才疏学浅,许多的自以为,其实是以完全相反的形式而存在。生活充满想象,趁体验还新鲜,感悟还真切,请允许我与你们分享。

一、音乐需要自我想法

    这里所说的自我想法,也可以理解为参与讨论。德国的大学课堂充满讨论,我们音乐专业也是如此,除了一对一的专业课程外,一些像音乐理论,音乐分析课,学生可以在课程之间随时举手提问。比如我们有一节合唱指挥的练习课,每周不同的学生担当指挥并在15分钟内排练一首作品,其他学生作为合唱团成员演唱此作品并要在排练最后给出评语。每次上这节课,学生们都会侃侃而谈,并从好坏两个方面去评价。

    记得前两周一位长发男生完成排练后,有学生给他的评语是:“ 我觉得你在排练的时候一直把玩头发,这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。”或者有人说: “ 我觉得你的排练流程很清晰,分声部演唱的时候能够先把难点部分拎出来,比如对于四度,小六度音程的练习,你通过钢琴弹奏以及带唱让我们反复练习。但关于歌词中英语发音问题,你应该在开始时带读一遍,有些词我们并不是很确定。”还有些人指出:“ 你在指挥的时候总是看着总谱,没有很好的与我们眼神交流。” 或者 “ 你的起拍气口太长了,我们会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唱。” 课堂上每个人都愿意交流各自的想法,暂且不说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,但这也是一种积极学习的态度。

    这种充满讨论的教学模式放在国内的话,很有可能会冷场,一来我们学习不够“积极”,学生会等着老师给出评语,会希望老师把范本发到自己手上。二来我们害怕“出错”,当老师一提问,大家会心知肚明的低着头,也最怕空气突然变得安静。我们有时太把面子放在首位,觉得说出建议会让他人感到不高兴。然而在和德国人相处的这些年,我发现大多数德国人其实很“直接”,这种直接不是指性格中的热情奔放,而是他们在有问题,有观点,有想法时候,会与你当面沟通,指出你的不足。当然这种方式有利有弊,与中德文化差异有关,但作为留学生,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必要学习这种直接。

二、德国特色之家庭音乐会

    音乐爱好者因为纪念某人某事带着特定的主题或者没有主题,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的聚会。举办音乐会的举办者邀请朋友们和音乐家来到家里,音乐家或者表演者根据主题的需求进行表演,宾客们会带着自己准备的点心,红酒,奶酪或者鲜花前来聚会。家庭音乐会开场前,举办人会简单介绍一下这次聚会的主题和演奏嘉宾,音乐家演奏前也会简短介绍一下演奏曲目,好让宾客们了解曲目的大致内容,在选曲目方面德国人偏爱于作品像舒曼《童年情景》Op.15,贝多芬回旋曲Op.51,拉威尔《水之嬉戏》这种,相比李斯特的作品,在德国大家更接受门德尔松,斯特劳斯,舒伯特,舒曼的作品。

    音乐会现场的氛围是极其舒服的,宾客们不用像在音乐厅里那样,西装革履或是裙装配高跟鞋,大家可以选择穿着舒适的变装参加音乐会,可以选择坐在沙发,或者坐在地毯上,或围绕着钢琴边,边品着红酒边听演奏。音乐会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半小时,前半场音乐会结束会有一个2030分钟的休息时间,这时宾客们可以品尝着各自带来的点心,沙拉,三明治,奶酪或一些特色的小食,搭配着刚煮好的咖啡或茶。他们有时会与主人交流,问候各自近况或与音乐家交流,谈论音乐会的体会。休息过后的音乐会大约持续20分钟左右,有时加上一两首耳熟能详的安可曲,会让整个家庭音乐会气氛达到高潮。音乐会结束宾客会在主人家里稍作停留,临走的时候他们会选择留下一笔小费,作为他们对主人的盛情邀请和音乐家精彩演出的感谢。

    总而言之,音乐中的自我想法需要时间的积累,需要我们自主学习的状态。家庭音乐会作为一种德国特有的享受生活的方式,以一种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而存在。大家带着对艺术的尊重聚在一起,享受音乐里的那些美。

 

 

《“学习感悟 第一期 – 岑子”》 有 1 条评论

  1. 为我家岑子疯狂打电话😘

留下评论